Thursday, March 23, 2006

從電子收費系統(ETC)案看台灣當今商業環境

從電子收費系統(ETC)案看台灣當今商業環境

ETC是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電子收費系統"的簡稱。ETC是台灣的重大建設,最近在台灣的媒體上看到許多關於電子收費系統的爭議,從這個電子收費系統(ETC)的爭議本身,讓遠在海外的我,對當今台灣的商業環境有一些深深的感觸。

1. 用媒體鼓動民粹的方式來操作商業議題,只會讓台灣的商業環境惡化

ETC現在已經建設完成上路,但許多爭議點在於裝在車上的機上盒價錢的問題。這是個純粹的商業與消費議題,廠商拿到營運權之後,為維繫本身的營運與收益,設定出市場價格。若是消費者(也就是高速公路的用路人)不滿意這樣的定價與未來可以享受到的便利,大可以用不購買的方式來表達,繼續走人工付費車道。業者為了爭取使用者,在營運一段時間發現他們的定價不夠吸引消費者之後,勢必也會陸續提出吸引用路人的促銷方案,爭取更多客戶。這樣的商業議題,為什麼在台灣,營運初期就會使用政府與立法院等政治力量來介入,所有政治人物以一附為民喉舌的姿態,用操縱民粹式議題的方式介入商業行為,逼使營運廠商讓步。若是真的逼得廠商讓步,甚至放棄營運,短期內看起來是民眾贏了,但長期呢?以後誰敢在這個國家做生意,誰敢在這個國家投資?以後國家重大的投資與建設,相信很多一流的國內外廠商在評估政治風險後,都會卻步。在台灣現在的ETC爭端中,最可笑的是政治人物紛紛跳近來指導民間企業該怎麼營運、怎麼促銷,就是為了在民眾面前力求表現。難道廠商是笨蛋,不想要賺錢,要是沒有人喜歡他們的價格,沒有人裝機,廠商應該比誰都急。這種商業營運的事情為什麼會由政治力積極介入呢?何況,本來就不是每個人都一定需要使用電子收費系統。 讓市場機制決定吧!

我所旅居的舊金山灣區,每一條大橋都有電子收費通道(FastTrak),機上盒收費$40美金。我評估自己的使用量及自己忍受過Bay Bridge與San Mateo Bridge塞車的時間,覺得沒有必要裝,因此一樣走我的人工收費車道,別人每天要走,願意付錢裝機,因此可以享受快速過橋,這很合理,我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公的地方。據我了解,這個FastTrak現在在尖峰時段的使用量大概30%到35%左右。這兩年加州政府甚至允許給低耗能的氣電混合車(hybrid car)各種用路的優惠,只要你開的是hybrid car(譬如Toyota Prius),在尖峰時段可以一個人上路就走一路暢通的共乘車道(car pool lane),不用跟大家一起塞車。難道這樣的政策,民眾也可以透過政治力去要求車商降價?台灣的政府必須要有魄力,推動進步的施政措施(譬如ETC)要有魄力,不能任由台灣一些目光短淺的媒體與政客操作一下,就退卻讓步,好像看起來是跟民眾站在一起,實際上卻傷害了台灣整體的商業與投資環境。

2. 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而不是凡事憑感覺與輿論

收費價格是否合理,政府可以委託營運者與監督者的角色參與營運廠商商業計畫的財務試算,算算看要求業者提供免費的所謂"公益方案"是否合理?但在我的認知裡,"公益"是政府的責任,不是以商業經營為本的企業的責任,企業就是要營運獲利,為股東謀取利益,這是每一個企業成立的責任,不賺錢的企業對整體社會才會造成莫大的傷害。要求企業提供"公益",是一個非常荒謬的主意。當然,企業為了本身利益,也必須善盡他的"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但社會責任並不是無償的提供免費的"公益"給一般大眾,企業的社會責任更不可以傷害股東權益,不然就是捨本逐末了。 用營運的財務模型及算術來了解與解決問題,而不是輿論。

3. 當媒體與政客成為財團操縱的打手,甚為可悲

在台灣所有參與過大型標案的人,都知道其中的角力過程中的艱辛。各家廠商莫不拿出渾身解數,動用所有專業與非專業的資源取得龐大的商機。深入參與過的人都了解,贏了固然興奮,但不代表真的勝利,因為永遠一定會有輸家不停地透過各種政治、法律、媒體等等的管道去想辦法把你到手的案子做掉。通常得標過程的錯綜複雜,非深入參與其中的主其事者,是沒辦法一窺其中運作的奧秘。即使是美國這個執法嚴格的國家,對所有美商上市公司在海外都有所謂的"海外反貪污法案"FCPA(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規範美商公開上市公司在海外不得涉及行賄政府官員的違法行為,但前幾年仍是爆發像朗訊科技(Lucent)高層被控行賄沙烏地阿拉伯主管通訊部門的親王級官員,以取得高達50億美元電信基礎建設標案的案子。賄络手法千奇百怪,包括幫阿拉伯親王出專機費用、以他的名義捐助數百萬美元給西雅圖的醫院、動用公司的校友幫他的小孩寫哥倫比亞大學的入學推薦涵、並安排住紐約的豪華公寓等等。違法行為固然可惡,有待司法單位調查與嚴懲,但也不可以因為有這些弊端就因噎廢食,停止促成社會進步的建設。

台灣這次的ETC爭端,雖然可以看到各方勢力介入操作,試圖反敗為勝的痕跡,這些勢力可以隱藏在許多所謂專家、媒體及政客的背後,企圖製造出各種社會輿論來取得利基,這些都是過程中的必經之惡。媒體與政客成為財團操作的打手雖然可悲,但民眾還是得清楚自己是不是要這樣的建設成果。只要是好的政策與建設,民眾都應該站在正面思考的角度思考這些建設對整體社會帶來的便利,而不是一有弊端的可能性,就對一些好的建設抱持完全負面的看法、ETC是如此,高雄捷運亦是如此。台灣的媒體與政客很容易被財團控制,但一般民眾還是要有清楚的腦袋,要是民眾也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永遠被水準日益低下的媒體與政客左右,而不是透過消費(收視)行為與民主機制反過來左右媒體與政客的行為,這才是這社會的悲哀。

4. 若民眾對任何事情都抱持負面看法,這樣的國家不會進步

ETC的建設,可以降低車輛過收費站的交易時間,增加車流效率,是個好的建設,假以時日,民眾應該可以享受到這樣的便利。民眾對許多事情應抱持比較正面的看法與角度。台灣近來瀰漫著一股"對凡事都抱持負面態度"的社會氣氛,似乎許多人都成了陰謀論者、許多人看事情的角度都跟壹週刊比較類似。這樣的社會氣氛對整體國家的發展有害而無益。這樣的態度與社會氣氛,導致選出來的官員與朝野立委,普遍缺乏遠見與提出願景的能力。一般民眾與社會菁英應該培養出正面思考的態度,鼓勵提出進步政策並能夠與世界接軌的人。揭弊固然重要,但一個社會若是只專注於揭弊與扒糞之類的陰謀論,而缺少鼓勵前瞻思考、提出遠見與願景、及促成帶動進步的作為,這樣的社會固然除了弊端,仍是只會停滯不前,在世界競爭的舞台上落後。

台灣當前的挑戰,並不在島內每日爭辯的那些曇花一現的小議題或台灣中國議題,而是全球化社會中,每個國家都面臨"世界變成平的"價值鏈重組下,台灣在新世界競爭版圖中如何重新自我定位與發展的問題。若是不能在整個世界經濟的架構下思考台灣的出路,直航三通亦或是全面對中國開放,或許也只是製造了新的問題,但也不會突破現在的瓶頸。台灣人應該屏除凡事政治權謀化的思考方式,從台灣仍是在許多國際公正機構的評比中遙遙領先的項目,了解自己的優勢、弱勢、機會與威脅,認清自己在世界舞台上可以扮演的關鍵角色,鼓勵前瞻的政策與施政措施,一起參與促成社會進步的過程,積極與各國(包括中國)建立競爭與合作(corporative competition)的關係,迎向全球化的新挑戰。

從世界的角度來看,就會發現現今很多問題不是台灣獨有的,譬如外包(outsourcing)或是產業外移導致失業率上升、農業發展、國際資本流動等等,這是全球化下各國的共通議題,從某個程度上,台灣還是這個趨勢下的受惠者,而不是受害者。如何在全球化的趨勢中,找到自己未來發展的利基,才是我們的問題。在這問題上,印度與中國都善用了他們低成本生產的優勢攻城掠地、那台灣自己呢?我們對這世界的附加價值又在哪裡?

總結來說,從ETC一案,讓我深深感覺台灣當今商業環境在朝野政治角力的短線操作下,從一個立意良善的施政,落到變成一個人人喊打的窘態。這幾年來,只要對稍微重大的建設,社會輿論站的角度永遠都不是看這些建設對台灣帶來的長遠利益,而是一昧的否定與扒糞,讓再多的投資也無法提升台灣人往前大步邁進的自信心,讓每一個重大投資與建設都可以因為一些瑕疵就停滯不前,ETC案如此、高雄捷運與高速鐵路亦是如此,為什麼這個地方的人失去了那種"我們一定要完成這些對公眾有利的重要建設"的堅定意志,失去了用長遠的眼光看重大投資的未來價值,進而促成國家競爭力的提升?若花了大錢投資買來的只是這些負面新聞,而不是令人雀躍的"希望",那台灣人不是花錢買罪受嗎?若我是遠通的Douglas,面對這種情勢,大概雙手一攤跟政府說,要免費公益的話,就讓你政府自己拿回去經營好了,我不玩了!跟前一陣子的卡債風波一樣,可以用信用卡欠錢不還,還反過來透過政治力來限制銀行利率,甚至用政府的錢幫忙還債,美國的銀行也是雙手一攤,你們要這樣搞沒關係,這市場風險太大,我們不玩了,結果外商縮編撤退、緊縮授信標準,最後受傷害的永遠是守法與循規蹈矩的公民。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