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24, 2006
今天是美國感恩節 Thanksgiving Day
感恩節後的星期五,這天是美國零售業者最高興的日子,號稱Black Friday,各大賣場有的從凌晨開始營業,有的早上六點開門,就是為了迎接來瘋狂大採購的消費者。
因為文化的緣故,在美國的這幾年,對感恩節的火雞沒有太大個感覺,因為每個人在這一天都會回去家裡,與家人團聚。身為異鄉人的我,在這一天期待的不是感恩節的火雞大餐,而是隔天的瘋狂購物日。
今天,是這五年來第一次沒有感恩節的日子,也蠻值得紀念!
不在美國雖然錯過了大特價的Black Friday,但拜網路之賜,也不能錯過Cyber Monday Sale。
Cyber Monday也是去年(2005)才開始在報章雜誌上出現的新名詞。因為許多網站在去年發現,感恩節後開始上班的那個星期一,網站流量大幅增加,大概許多人開始上班後,利用公司的寬頻,賞上網購物,買一些Black Friday沒有買到的東西。因此,許多網站在Cyber Monday也繼續提供非常好的折扣,讓網路消費族群買個過癮。
會造成Cyber Monday現象,我個人的觀察是,當大家回到工作崗位,同事間總會互相談論在上星期的購物週,買到什麼特價品,收到什麼特別的禮物,或是看到什麼新奇的玩意。討論之餘,沒有買到的同事就會趕緊回到座位上,到網路上去找看看,是不是還買得到一樣的東西,因此,造就了Cyber Monday的網路購物熱潮。
Tuesday, November 14, 2006
隨身影音播放器大戰 - Zune, Zen or still iPod
從Zune 與iPod的硬體規格比較,Zune的規格與功能確勝過iPod,但銷售量與硬體規格的差異真的會成正相關嗎?由Apple iPod所創造出來的影音播放器市場,早已超越了硬體規格的戰爭,而走向全產品(total product)的競爭,從Apple創造出的這個市場中,競爭早已提升到隨身影音娛樂這個領域,甚至是強調風格(lifestyle)的流行時尚領域,而不是單單在播放器硬體這個領域。Zune是否能夠搶走可觀的市場佔有率,還要看他所提供的Zune Marketplace是否可以與Apple iTunes線上影音下載服務媲美,另外也要觀察微軟這家公司到底有沒有娛樂業的基因在企業裡面,可以一舉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我個人從Zune現有的各種上市動作與消息來觀察,Zune應該很難撼動iPod的市場地位。從硬體比較上,Zune有著大一點點的螢幕(可90度翻轉畫面),支援WiFi分享,並可接收FM Radio,有微軟自己的音樂保護格式(DRM)等等。這些不但無法打擊iPod,可能還會阻礙Zune的流行。我的理由如下:
1. Zune Marketplace的音樂格式與保護會趕走潛在消費者或iPod轉換者
Zune使用新的著作權保護格式(DRM),並且不支援iTunes下載的歌曲。當然這種站在唱片廠商利益與過度保護的措施,是不會受到消費者歡迎的。
2. WiFi的分享影音的效益不大
Zune 的WiFi面對滿街的iPod,要找誰分享音樂?加上Microsoft重重限制的音樂保護措施與限制,WiFi似乎是個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功能。再者,音樂清單某一程度上顯露了一個人的個人風格與品味,不一定每個人都喜歡讓旁人洞悉自己喜歡音樂的風格與品味。除非有一天人們真的會喜歡坐在shopping mall裡搜尋別人的Zune裡面的音樂清單。
3. 個人播放器越來越輕薄短小,Microsoft卻反其道而行
大一號的螢幕固然更適合觀看影片,但對大部分人拿播放器聆聽音樂的需求卻影響不大。消費者買到的是一個笨重又缺乏設計美感的機器,似乎要擊敗iPod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Zune讓我想起那個也想要在影音播放器市場分一杯羹,卻被iPod打的潰不成軍的Zen,明天Zune就要上市,讓我們看看Microsoft是否可以挾其作業系統的優勢,置入Zune Marketplace在每套作業系統上,好殺出一條血路。
Sunday, November 12, 2006
一個關於Lewis Platt的舊剪報資料
Sunday, October 22, 2006
Keith Jarrett: The Carnegie Hall Concert

復出後的Keith Jarrett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鋼琴獨奏演出。
這張The Caregie Hall Concert專輯非常棒。對Keith Jarrett的現場即興獨奏演出有興趣,可以聽聽Keith Jarrett的經典The Koln Concert。
個人亦推薦一張Keith Jarrett與薩克斯風樂手Dewey Redman一起演出的專輯"My Song"。
Tuesday, October 17, 2006
透視任天堂Wii的創新過程 "Wii - Iwata Asks"
2006年11月19日,任天堂新的遊戲主機Wii將在北美洲上市。任天堂這家老字號的遊戲主機公司,面對Sony PS3及Microsoft Xbox360這些高性能遊戲主機的競爭,許多人仍是非常看好Wii可以再次在全球引領風騷。筆者一個電玩玩家的朋友認為,許多消費者會在PS3或是Xbox360當中,購買其中一台遊戲主機,買了Xbox360的人,大部分就不會再買PS3,反之亦然,但擁有Xbox360或PS3的人當中,許多人都會再去買Nintendo Wii。
任天堂的Wii突破了Sony與Microsoft一昧追求更高效能,更好影像品質的業界制式product roadmap,從遊戲玩家的玩遊戲的著演點出發,開發出這台突破以往遊戲操控模式的Wii,準備帶給玩家一個全新遊戲體驗的新世代遊戲機。
任天堂這家公司,在研發的過程中,開發人員面對各種最新的半導體科技、儲存媒介、軟硬體技術,他們是如何思考、如何取捨、如何創新突破,最後如何設計出這台準備撼動市場的Wii?在這篇由任天堂董事長Satoru Iwata (岩田 聡)親自訪問自家研發團隊的專訪中,可以一窺其中的奧妙。是台灣高科技業界的領導人必須要讀的一個專訪。
台灣科技業界長久以來從代工起家,在終端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創新上總是落後美日一大截,深究其原因當然罄竹難書,缺乏追求創新的企業文化,領導人與經營團隊缺乏國際視野,還有只重製造技術而不重視市場研究的思考導致倒果為因的產品開發過程,都是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或許這篇"Iwata Asks"專訪可以帶給所有的科技人一點點啟發。
Monday, October 16, 2006
亞洲對商務飛機需求大増
未來十年亞洲對商務噴射機的需求大增。
主要廠商: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General Dynamics (Gulfstream Jets)
Bombardier Inc.
Textron Inc.
Sunday, October 15, 2006
兩歲小孩學高爾夫Golf Journal - WSJ.com
Golf Journal - WSJ.com
Friday, October 13, 2006
有趣的部落格:牛肉麵TOP30臥底試吃
中時部落格-想吃的美寶-牛肉麵,殺了我-TOP30臥底試吃第一天
中時部落格-想吃的美寶-牛肉麵,馬拉松-TOP30臥底試吃第二天
... ...
可惜,好像真正好吃的牛肉麵都竟然不在這個Top 30的榜上。
像是這一家(照片如下),看得出來是哪一家的牛肉麵嗎?大概Top30碰到這家也得俯首稱臣吧!

Wednesday, October 11, 2006
美金16.5億元成交!Google決定買下YouTube Inc.
2005年2月14日由Chad Hurley與Steve Chen創立的YouTube Inc.公司(位於San Bruno, 舊金山灣區的San Mateo County),2006年10月9日與Google Inc. 以16.5億美元成交,由Google以Stock-for-Stock全股票交易方式買下YouTube。
令人驚訝的是,這16.5億美元的價值是在短短的20個月內靠創意、腦力與網路參與者所共同創造出來的財富。除了Chad與Steve之外,眼光獨到的創投Sequoia Capital又再次命中目標,精準的投資眼光與促成交易的能力使他們再次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Dealflow Summary:
- 三位YouTube創辦人以低於50萬美金的資金創立YouTube。(實際數字多少待查)
- 2005年11月,Sequoia Capital初次投資YouTube 美金3.5 million,傳聞他們那時對YouTube的premoney valuation大約是15 million。
- 2006年4月,Sequoia又再次投資YouTube美金8 million。總計Sequoia Capital投資YouTube共11.5 million。
- 2006年10月9日,Google初步同意以1.65 billion的價格,用all stock purchase方式收購YouTube。
這是繼Yahoo收購Flickr後,又一次的驚人的網路界M&A案例。
下一個目標會是誰,我個人看好ODEO。
延伸瀏覽: YouTube創辦人Chad與Steve與Google成交後興奮的感謝影片
Thursday, October 05, 2006
Westfield San Francisco Centre裡的Bloomingdale

The New Bloomingdale's
Originally uploaded by SeenyaRita.
位於新建的Westfield San Francisco Centre內的Bloomingdale百貨公司,共357,740-square-foot。是美國第二大間的Bloomingdale。
有人說,這百貨公司設計的像是博物館一樣。
A Mall Grows in San Francisco - WSJ.com
位於舊金山Market Street與5th Street這一區的Westfield San Francisco Centre mall開幕了。這篇WSJ的文章作者提出一些觀點討論像Westfield San Francisco Center這樣位於大都市中的mall是否有生存空間。
文中作者提出的幾個看法:
都市中的購物中心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吸引客戶前往樓上的購物空間。越往樓上的店面,客戶越懶得去。都市購物中心直接挑戰美國消費者將車停在靠近商店的停車場,入內購物的習慣。
許多數據顯示,過去6年來美國零售業業績不斷攀升(24%),但是百貨公司類型的銷售額卻下降(14%)。
文化因素也是都市購物中心成敗的要素之一。譬如舊金山人喜歡都會、歐洲式的的購物型態,偏好在街頭的店面購物。
週遭購物商圈的競爭非常激烈,不到兩個街區就是舊金山購物消費的黃金區域 - Union Square。Union Squre旁名店林立,包括Neiman Narcus, Saks Fifth Avenue, Macy's, San Francisco Shopping Center等等,Westfield San Francisco Centre如何改變舊金山人的消費習慣,吸引人潮到Market Street上來,並與Union Square一級戰區內的商家競爭將是成功與否的因素之一。
過去幾十年,舊金山人不斷向南灣的郊區城市搬遷,在市區的消費也逐漸減少,許多人都習慣在住家附近的shopping mall購物。Westfield San Francisco Centre在吸引觀光客、舊金山市民外,是否也可以吸引到這些人到舊金山市來消費也值得觀察。
在第一週瘋湧而至的人潮之後,是否能在新鮮感過後,繼續吸引消費者上門消費,將是Westfield San Francisco Centre能否成功的關鍵。
延伸瀏覽:
Westfield San Francisco Centre開幕影片
Westfield San Francisco Centre網站
Monday, September 25, 2006
我的Macbook鍵盤與滑鼠(touchpad)的大問題
今天要報告我的Macbook(黑色, 2GHz)的大問題:滑鼠(touchpad)與鍵盤
話說七月底在台灣高高興興買了一台黑色的Macbook後,開始對這批產品的品質就打上大大的問號。
首 先,買回來不到兩個星期的Macbook,根本都還沒用過多少次,按鍵G竟然就莫名其妙的掉下來了,我仔細的看了一下他的鍵盤,發現有幾顆鍵盤好像不是安 裝的很整齊。趕緊就拿回去經銷商維修。我的經銷商馬上幫我安排維修,過了十天,我終於拿回我的Macbook,G鍵裝好了,但我總感覺維修中心裝得有點歪 歪的,但因為急著要用電腦做事情,就先拿回來用看看。
沒想到,修回來之後,問題更多了。
在我開始用這台Macbook作為處理工作的主要電腦後,惡夢又開始了。
這 次是Macbook的touchpad滑鼠。我常需要打很多文件資料,Macbook拿回來沒多久,我就發現他的touchpad大有問題,常常在我打文 件時,到處亂跳、亂跑、亂選,我碰都沒碰到touchpad和它的按鈕,它就亂跳到別的地方,自動亂選,甚至delete掉我一整行,甚至一整段文章。
好幾顆按鍵也非常不靈敏,常按不出東西、或是要多敲兩次,才會有反應。像我現在打這篇文章,幾個段落就不知道被它delete很多次。真是快氣炸了!我覺得可能是Apple的維修中心在修我的鍵盤時,把我的touchpad還有其他鍵盤修壞掉了!
我決定不再忍受這個爛Macbook,拿出我舊的IBM筆記型電腦暫時用用,準備今天把Macbook拿回去送修。 依我的判斷,這台Macbook這樣是沒救了,非得重新進場大修不可,所以我會要求台灣蘋果換一台新的Macbook給我。
若 是他們不答應,只好用我在美國的辦法,一封e-mail直接寫去給美國蘋果的高層主管們,讓他們了解台灣local office的服務品質與建議。幾年前,我在美國曾經就這樣做過,猜猜看發生什麼事,Steve Jobs的秘書竟然給我電話,要親自跟我說明處理狀況,然後,過不久,東西就快遞送到我家門口。
我可以理解產品量產總免不了會有瑕疵品,一流廠商的做法就是透過售後服務機制,解決客戶的問題,維持客戶的滿意度。希望這次可以獲得台灣蘋果優質的服務。我會繼續報導我初次在台灣維修蘋果的過程與經驗。
Saturday, September 23, 2006
台北最好吃的牛肉麵
我可以不加思索的說,我心目中台北最好吃的牛肉麵就是位於八德路二段的林東芳牛肉麵。
每次看到很多雜誌、網路票選之類的活動要做牛肉麵的排名,我判斷這個排名是不是有可信度的標準就是,看看林東芳牛肉麵有沒有被排進前三名,若是沒有,這份排名可以丟到垃圾桶,不用相信。因為你若照著那種排行榜吃,保證越吃越後悔。
我是個牛肉麵老饕,吃遍國內外山珍海味,一個人每想到要吃飯,第一個念頭就是想吃牛肉麵。林東芳牛肉麵,從湯頭、牛肉、到麵條,搭配的可以說是完美。我也是前一陣子才知道他的店名,因為十多年前我發現這家牛肉麵店的時候,我印象中他叫汕頭牛肉麵。這幾年流浪異鄉,回台灣後,發現它現在叫做林東芳牛肉麵,還好,它的牛肉麵與花乾仍是一模一樣,味道沒有任何改變 - 就是好吃。
這家牛肉麵店接近午夜的時候去吃,偶而你會發現它破舊的小小店面好像在開一場台北上層社會派對的會後會,很多參加完盛宴、你叫得出名字的商界名人,司機保鏢開著豪華轎車,載著老闆名媛,擠在一張破破的小桌子邊,來這裡吃牛肉麵,曾看過一個知名上市公司大老闆吃完後,站在路邊大喊一聲so good! 但旁邊帶來的幾位名媛卻一頭霧水、不以為然的覺得這破破的麵店有什麼好吃。哈,我心想,若妳不懂得這牛肉麵的好吃,妳等著被KO出局吧!
在這裡,點一碗牛肉麵之外,別忘了也來一份它好吃的花乾。
若要我選一個我心目中的第二、三名,那我會選台北喜來登飯店400多塊一碗的牛肉麵是第二名,因為畢竟有時候除了牛肉麵本身要好吃,偶而也是需要五星級的用餐氣氛來搭配享受。在喜來登飯店吃碗牛肉麵,它所選的牛肉等級,餐具,用餐氣氛,好吃之外,會讓你有物有所值的感受。我心目中的第三名是永康街的永康牛肉麵,永康牛肉麵的紅燒湯頭、切成長條狀、厚實又柔軟的牛肉,也常讓我回味無窮,常常光顧!
p.s. 最後,誠懇的建議台北國際牛肉麵節的票選,請商家不要灌水好嗎?就算給你灌到第一名,若是所有我帶去吃的朋友,出來都說一句難吃,這樣生意也不可能長久的。生意好好誠實的做,自然慢慢會受到肯定,若大家進你的店,對你有第一名的期待,但端出來的東西落差卻太大,那種味蕾失望後的毒舌,肯定會讓灌水商家的聲譽造成負面的傷害。
延伸瀏覽推薦:
P&S的甜蜜派對部落格:有關於林東芳牛肉麵的詳細介紹與照片。
2006台北國際牛肉麵節網站
Wednesday, September 20, 2006
The View from Taiwan
我推薦Michael Turton的部落格 The View from Taiwan.
他的文章也常出現在全球最受歡迎的部落格網站之一的Daily Kos.
這個部落格可以幫助國內外讀者了解許多台灣事物的來龍去脈。
我覺得Michael Turton的見解非常中肯,對台灣歷史相當了解。
我尤其喜歡他拍的台灣照片,我看著自己的Flickr相簿,裡面盡是旅美期間的景物,但幾乎沒有台灣的照片。看了Michael Turton的台灣風景照,我個人的感想是,或許換一個角度與心態來看台灣,會發現,其實台灣的美景就在我的生活四周,俯拾皆是,因為在台灣生活久 了,可能對周遭的景物也就失去了欣賞的心情。 就像有些舊金山人跟我說,我的舊金山照片很漂亮,他們在舊金山住那麼久了,都沒發現這些美景就在身邊。
正是中國宋朝的詞人蘇軾所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Friday, September 15, 2006
我的自由空氣,來自Podcasts
上篇文章,說明了我回台灣的這一段期間,感嘆台灣被媒體綁架了的一些感想。
當然,我不是一個會就這樣坐以待斃的人,總要想一些方法,突破這這些水準低下的台灣媒體對我思想的污染。在台灣,電視不能成為吸收新知的管道,那多看點書吧,另外,我也想到了透過新的科技 -- Podcast.
我上去iTunes Store搜尋Podcast,以前那些我每天開車上下班收聽的NPR(National Public Radio), KQED, 還有APM(American Public Media)的節目通通在Podcast上都可以免費訂閱。花了一些時間,把以前每週收聽的節目一次訂閱好,以後每天晚上把iPod插在電腦上幾分鐘,就有聽不完的好節目了可以帶著走了。我的Podcast訂閱表上,一週大概有4~5個小時的Podcast新聞廣播節目,每個節目都是精簡扼要的在短短的時間內,帶給聽眾具有廣度、深度及有趣的報導,以下就是我的Podcast訂閱表:
NPR: Business Story of the Day
NPR: Technology
APM: Marketplace Morning Report
APM: Marketplace Takeout
APM: Future Tense
KQED: Pacific Time
BusinessWeek: Cover Stories
This Week in Tech
MacBreak Weekly
RealMoney Radio with Jim Cramer
...
...
更多不錯的Podcast可以在iTunes Store裡找到,在此跟台灣那些無聊的喧囂吵雜聲說再見吧!
Thursday, September 14, 2006
被新聞媒體綁架的台灣
回想起1999年的香港之行,在香港見識到香港八卦媒體內容低下但卻頗受歡迎,讓我感嘆香港民眾每天被這些八卦與煽情的新聞話題麻痺,難怪沒有太多人關心嚴肅的社會與政治層面的議題。沒想到,在我離開台灣的這幾年,來自香港的壹週刊與蘋果日報橫掃台灣,短短時間內,對台灣整個社會的負面影響,使台灣的媒體,從平面到電視,都被"爛蘋果化",情況比香港更為嚴重。
在已經擁有完全的新聞自由的台灣,電視新聞尤其令人搖頭。你花越多時間觀看台灣的電視新聞,你的知識與視野會變得越淺薄。這些至少都有大學畢業的電視新聞記者,其實不必要唸到大學,因為他們報導出來的水準,跟街頭巷弄間沒讀過什麼書的人講的話如出一徹,甚至更糟,因為這些電視記者根本就是故意煽動、誤導、挑釁,只是為了有更多精采畫面可以讓他們的SNG轉播車可以免費獵取聳動畫面來享用。
更令人作嘔的是那些佔據晚間黃金時段的廉價談話性節目。一堆所謂的名嘴,每天晚上到處轉檯演出,只有藍綠沒有是非的每天對民眾的耐性疲勞轟炸。其中一個最會煽動與扭曲事實的主持人,還被人比做是台灣版的Larry King,真是讓所有看過Larry King節目的人啼笑皆非的類比,他的深度與主持能力,大概跟Jerry Springer才能做同類型比較,另一位曾是頗為專業的女主播,現在則轉變成滿嘴尖酸刻薄的電視潑婦,更令人嘆為觀止!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些電視新聞與談話性節目,影響力似乎比政府與國會的影響力還大,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跟著這些人所創造出來的輿論來走,連一個人有沒有犯罪,也不是透過司法,而是透過媒體審判就可以認定。
我回來快滿兩個月了,終於了解為什麼這五年間,我一些原本正正常常的朋友們,一個一個都說自己得了憂鬱症,需要靠藥物來治療。我回來台灣後,電視轉來轉去最後都自然轉回第21台的旅遊生活頻道,不然就是看看非凡大探索的美食介紹,然後馬上開了車去大吃一頓。有時不小心看了看新聞節目,不是讓我覺得自己被當白痴耍,就是覺得這些新聞台的現代新紅衛兵每天到人家家門口去站崗,別人家的生活起居跟我到底有什麼關係!?但有時人性的偷窺慾就會讓人開始跟著他們這些帶著SNG到處跑的新紅衛兵的鏡頭繼續看下去,讓人向下沉淪。
想起印象中一些台灣媒體美好的記憶,讓我回憶起五年前離開台灣這塊土地之前,參加天下雜誌在中泰賓館舉行的"319鄉向前行"特刊發表會,會場看著美麗的台灣鄉間照片,背景是童聲童語的客家山歌,我捧著那一套特刊出國,心理溫暖的感動有這麼多用心的記者與編輯為台灣留下這麼真實與美好的紀錄 ... ... 這樣的媒體,不只讓人感動,也讓人敬重。
沒想到,五年之後,雖然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若說台灣的電視新聞媒體已經變成這個社會最令人不堪入目的一部分也應該不會是言過其實。一些在媒體界的記者編輯朋友們,也常自己抱怨這種情況,但令我不解的是,若這種情況的造成不是記者編輯自由意志的表現,那麼,是誰綁架你們這些媒體人?那隻幕後的真正黑手又是誰呢?
Wednesday, September 13, 2006
蘋果電腦9/12發表會答案揭曉 - 客廳產品"iTV"最受矚目!
今天的蘋果電腦發表會,終於將答案揭曉,主要的新玩意兒如下:
1. 新的2G($149), 4G($199), 8G($249) iPod Nano
2. 1G, $79的iPod Shuffle,真的非常小。
3. 功能更強大的iTunes 7,最令人矚目的是免費的唱片封面下載服務,讓使用者感覺更像在買CD。
4. iTunes Music Store提供更高畫質的影片下載,之前iPod Video的畫質解析度很低,只有320x240,接到電視上看,畫質實在很差,現在iTune上的影片解析度全面提升到640x480,採用H.264壓縮,畫質將更接近DVD。
5. iTunes開始要提供電影下載,新片$12.99, 一般片$9.99,640x480 (H.264),還有杜比音效。Disney旗下電影公司的影片會在第一波推出時上架。
6. Apple即將在2007年第一季,推出代碼為"iTV"(正式名稱未定)的機上盒(set-top box),內建無線網路,可播放高畫質影片,提供光纖輸出的音質,HDMI Port+RCA port,大小只有Mac mini的一半大,3D動畫式的操作介面,並可透過網路與家裡的PC及Mac上的iTunes共用,定價美金$299。
Tuesday, September 12, 2006
從Staten Island Ferry看世貿雙塔與紐約天際線

NYC's World Trade Center from Staten Island Ferry by Ping Ping
Originally uploaded by ping ping.
在紐約的時候,搭乘往返Staten Island的渡輪,遙望紐約的skyline。那時的世貿雙塔,是天際線上最明顯的市區地標。這張老照片是八年前(1998)第一次到紐約時在渡輪上所拍攝。
Monday, September 11, 2006
消失的雙塔 World Trade Center, New York City

World Trade Center, New York City
Originally uploaded by ping ping.
這張1998年10月,我第一次到紐約市時,在紐約世貿中心雙塔下所拍攝的照片。現在看這張照片,令人感觸特別的深。
Saturday, September 09, 2006
五年前的9/11
早上8:50不經意的打開電視機隨意轉台,在CNN看到了熟悉的World Trade Center被一台Boeing 767撞個正著。正覺得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想了解到底怎麼一回事的時候,9:00左右,眼睜睜的就在電視上,看著另一台Boeing 767把South Tower也撞了。頓時,令我心底一陣涼意,震驚不已。若不是種種原因讓我改變了原本去紐約市的計畫,我可能那時也在曼哈頓的某處親臨這場災難的發生... ...
這場恐怖攻擊發生後,多倫多市也開始風聲鶴唳,許多的航班被禁止降落在美國境內的機場,在空中的飛機,有的改降加拿大西岸的溫哥華,東岸的航班則被迫改降到多倫多的皮爾森國際機場,機場塞滿了來自美國及其他國家的飛機。我原本9/12號飛往溫哥華的飛機,則被無限期的延後,沒有任何機場的人員可以告訴我,機場要到何時才會再次開放,更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有飛機,過了三天,航空公司的客服人員終於告訴我,First come first serve(先到先上就是了),我只好開始每天跑到擠得像難民營的國際機場報到,看看能夠擠上哪一班飛機離開,那時的機場亂成一團,早已沒有了班表,搭飛機變成像在台北擠公車一樣。又擠又亂之餘,機場的安檢嚴格到令人無法想像。但餘悸猶存的人們,卻都寧可讓海關檢查嚴格一點,也少見有人抱怨。到機場排了兩天,終於擠上飛機飛往溫哥華。
最近看了United 93的電影,回想起那段時間心中的恐懼,以及當時北美洲地區到處風聲鶴唳、人心惶惶的景象,更是對這種卑鄙小人行徑的恐怖份子深惡痛絕。這五年在美國的生活,因為9/11事件的影響,變得非常的複雜與麻煩。所有對外國人的檢查與懷疑,讓生活在美國的外國人連上圖書館借書、辦電話、銀行存提款都被嚴密監控,夠不用說辦簽證這種事情了。那些辦事員對這些不便的措施都會給你一個答案 - national security!
想起大學時期與一群各國的青年學生共同為"世界和平、相互了解"這樣看似簡單的基本想法,推動過類似像"Education Towards International and Culture Understanding"及"Interdependence - Learning and Acting for a Shared Future"這樣持續數年的國際交換活動,那時的理想看似不知天高地厚、太過於理想性,但經過了十年,似乎現在這個年代裡,Mutual Understanding與Interdependence仍是全球化社會中世人必須虛心學習與實踐的中心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