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9, 2005

Monterey Bay Aquarium活生生的水母(Jellyfish)

住 在舊金山灣區的我,在放假的時候最喜歡到17 miles、Monterey Bay, 還有Carmel小鎮這一帶去悠閒的散心。到Monterey這個地方,最受歡迎的就是Monterey Bay Aquarium了。

常用Flickr的人都應該會有印象,Flickr.com常常用一張栩栩如生的水母照片放 在首頁。那幾隻水母我一看就知道是拍攝自 Monterey Bay Aquarium裡面的那幾隻,因為我也有。既然已經有人已經在Flickr放了照片,那我提供一個更酷的 - 活生生的Jellyfish影片,是我2004年攝自Monterey Bay Aquarium。
(Clieck the video clip and play)
關 於Monterey Bay Aquarium也是有一個小故事可以分享。這個Monterey Bay Aquarium現址本來是廢棄的沙丁魚工廠。1977年的時候有一群Stanford的海洋生物學家想要在Monterey這裡蓋一個水族館。其中一個 海洋生物學家叫做Julie Packard,是HP創辦人之一的David Packard的女兒。當時David Packard成立的David And Lucile Packard Foundation正在尋找贊助標的,基於女兒對海洋生物的熱愛,因此David在1978年便捐了美金$55 Million來資助這個水族館的計畫。當然到1984年開幕,David總捐助的經額遠高於這個數目。現在Julie Packard是水族館的Executive Director and Vice President。

這個水族館被AAA的VIA雜誌選為全美前三大水族館之一。

週末烤羊排筆記

(click to play the video)
成功的烤羊排製作過程要趕快寫下來,以免忘記。
第一、買Costco裡品質最好的紐西蘭羊排(Rack of Lamb)。
第二、把羊排每隔兩塊骨頭處切開。
第三、用餐紙把血吸一吸
第四、鹽與黑胡椒平均撒好在羊排的兩面。(sorry, 我還沒學會更進階的調味方法)
第五、烤箱預熱10分鐘。
第六、要先將羊排兩面先快速的各煎個30秒,讓肉的表皮封住。
第七、羊排放到烤箱專用的烤盤,放入烤箱第四層(由下往上數),烤的過程中,要把電烤箱的門打半開,讓空氣流通。
第八、烤箱選定Broiling,設定350度F,烤17到19分鐘。
第九、拿出來放個三分鐘,就可以吃了。

看看我的vlog吧,羊排吱吱作響的看起來非常好吃 ...

Wednesday, August 24, 2005

我對Google Talk上線的一些看法

今天,傳說已久的Google Talk上線了。現在上線的Google Talk是BETA版本,在Windows下的檔案大小只有小小的900K,現在Google Talk程式只有支援Windows XP/2000,但是由於支援業界標準的Jabber/XMPP協定,因此,使用者也可以使用其他支援Jabber/XMPP的Instant Messenger來與Google Talk溝通,譬如Mac OS X的iChat,但前提是使用者必須有gmail帳號。

現在Google Talk的功能非常陽春,只有傳訊息與語音交談兩個功能。由於尚未找到對象試驗語音交談,所以還不知道他的通話效果如何。

Google Talk的推出,將Google與Yahoo及Microsoft兩家公司在搜尋引擎的競爭,延伸到即時通訊軟體(Instant Messenger, 又簡稱IM)的市場。Google Talk是否能夠在其受歡迎的搜尋引擎基礎上,迅速拓展Google Talk的市場佔有率,達到與AOL Messenger, Yahoo Messenger, MSN Messenger分庭亢禮的市場地位,我個人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原因如下:

1. 要求使用者必須要有GMAIL帳號才能使用Google Talk是Google這個以開放著稱的公司失敗的市場進入策略。
在 超大容量的Gmail推出之際,Google採用邀請函的方式想創造病毒式行銷的效果,雖然造成一股短暫的旋風,對競爭對手產生email容量競爭壓力。 但是因為進入市場時 間晚,Gmail並不會撼動Yahoo Mail或Hotmail的市場地位。不但如此,因為索取邀請函才能使用Gmail,使得使用Gmail的使用者人數也相對有限。更何況一般使用者對自己 長久使用的email帳號及IM帳號,並不喜歡隨意更換。在既有的gmail帳號使用群中,要發展出Google Talk的IM社群,難度相當高。反過來說,要透過一個從零開始的Google Talk,透過邀請來增加Gmail使用者,更是困難。

2. Google Talk並沒有提供市場上前所未有的獨特功能
Google Talk的功能在許多IM上都已經有提供,並沒有特別獨特的地方。文字訊息是最基本的服務,語音功能在Yahoo Messenger與MSN Messenger上都已經有提供,並且與受歡迎的Skype比起來,語音通訊缺少IM to Phone的功能更是明顯的落伍。更何況想要靠使用者來一呼百應讓已經在使用其他IM的人一起轉向到Google Talk,更是難上加難。現在使用Google Talk的早期使用者應該都會體會到站在一座孤島上,無人可以傳訊的孤獨感。

3. Google Talk進入市場時間太晚,已經喪失先行者優勢
使用者不會因為對google的品牌忠誠度就放棄自己原本使用的email帳號及原本IM上的個人社群網路,除非Google能夠提供更大的誘因抵消使用者的轉換成本。Google Talk與Gmail一樣,因為進入時間太晚,已經喪失市場先行者優勢。

雖然我現在對Google Talk的前景感到悲觀,但Google Talk還是會有成功的機會。
若 是Google在佈建完成Gmail, Blogger, Google Talk, Hello等等服務後,能夠再推出一個不只具有突破性科技,並要能夠結合全新商業模式的全面整合服務,顛覆業界現有模式,讓對手無法迅速模仿,這樣 Google這一兩年所推出的Gmail、Blogger、Google Talk等等網路服務才有敗部復活的機會,不然這些推出的服務最後將會變成Google上市後,財大氣粗投資失敗的賠錢貨。
這 樣的整合服務會是什 麼,若Google的高層決策者有在盤算,現階段一定是Google的最高商業機密。但我個人大膽的臆測(或建議),Google在下一步有兩個方向可以 突圍,一個是走向一個全面性開放模式的網路作業系統平台,讓安裝Windows或其他client端程式變成多餘。另一個可行的方向是透過整合無線通訊門 號與帳務系統,讓現有建構於個人電腦上的Internet web services能夠跨越平台與行動通訊裝置的語音與資料傳輸功能做更完美的結合。

總 結來說,現階段對 Google Talk不看好的原因是因為觀察近兩年來Google保守的市場進入策略、在網路科技上並沒有獨特的創新、並且Google近來推出的服務總是成為進入市 場的落後者。Google Talk或許還是有機會成功,但Google必須推出一個創新的整合性網路服務並要結合全新的商業模式,利用市場落後者必須要有的靈巧與機動性,來突破現有市場上的巨人 們已經牢牢佔據的地盤。

Monday, August 22, 2005

Half Moon Bay Golf Links (2005/07/30)揮桿樂

2005/07/30 Half Moon Bay Golf Links揮桿樂

自己看了一下這個部落格,好像忘記記錄一件事情,現在來補記錄一下好了。
話說對於一個30歲而立之年的男子,有時候應該怎樣犒賞自己一下,也試挺傷腦筋的。20多歲的時候,每次領了公司的大紅包,不是犒賞自己一趟海外自助旅行,就是把市場上最新最炫的高科技Gadget買回來把玩。

話說7/29號領了薪水,實在很想好好犒賞自己一下,身在矽谷對於高科技玩意兒已經麻木的我,自然不會再多想買什麼新的Gadget,除非是Apple有出了什麼創新的玩意兒。所以,7/30號星期六,我撥了通電話到Half Moon Bay Golf Links,訂了Tee Time,決定去Half Moon Bay Golf Course打場球,給他狠狠地敗了下去。

Half Moon Bay Golf Links位於舊金山南邊約40多分鐘車程的Half Moon Bay這個town上,位在Ritz Carlton Hotel的旁邊。是個開放給公眾的Public Course,共有2個18洞的Link球場,一個是Old Course,另一個是Ocean Course

7/30我訂到了Half Moon Bay Golf Links的Ocean Course。3:45pm twilight開球,Green Fee $95含車子(平常我都是打$20 - $30的球場)。

由於剛剛看完St. Andrews的British Open,心中對挑戰Links的球場充滿了期待。所謂Links Golf Course球 場通常指的就是沿著海岸或海邊建造的球場,依靠天然地形或建築為障礙物,很少水坑,但沙坑很有挑戰性。又因為鄰近海邊,所以在Links球場打球,球通常 會 受風勢影響。在英國,尤其是Scotland一帶特別多Links的球場。St. Andrews就是Links球場的代表。

在Half Moon Bay Ocean Course打球真是享受,草地維護的非常好,就像踩在地毯上打球一樣,並且體驗沿著太平洋壯麗的岩岸擊球劃過天際的快感,真是無法形容,令人心曠神怡。 我前九洞打了1個birdie,3個par,成績+6,是我的front 9最佳成績,但後九洞因為受到夕陽及天色漸暗的影響,竟然打了+17,handicap +23,總桿數95桿。最過癮的一球是第9洞165碼短洞,我發球直攻旗桿,球竟然只離洞口2吋,差點一桿進洞,真是過癮極了。

有 一次,一個同組的美國球友講了一句頗有哲理的話: "Breaking 90 is a mental game." 真的,要突破90桿大關,的確是要在擊球時的心裡狀態要非常好才能辦到。不管如何,此次Half Moon Bay Golf Links的揮桿真的非常快樂!I really enjoyed the game.

高爾夫好站推薦-TM兄Trust的高爾夫網站

若要我推薦給初學高爾夫球的朋友一個關於高爾夫球具的中文網站,我一定毫不遲疑就會推薦這個TM兄Trust的高爾夫網站
(也可以參觀他Blog版本的網誌)
我個人就是在遲疑著要換桿子的時候,到處找了很多英文網站,結果得到很多都是很片面的訊息。結果無意間搜尋到這位TM兄的網站,內容非常豐富。不只有關於球桿的詳盡分析,更有親身試打的經驗分享。我便是看了TM兄的網站後,才知球桿設計的奧妙,馬上換掉我的日本製Honma鐵桿組,轉而投向Taylormade的懷抱。
在換了一套適合自己身材及揮桿特性的球桿後,球技果然突飛猛進,現在已經站穩90幾桿的成績。
TM顧名思義就是Taylormade的縮寫。說實話,Taylormade的球桿真是好打的不得了,不管你球技如何,都能在Taylormade系列產品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球桿。

Thursday, August 18, 2005

初探vlog (2) - vlog的免費服務網站

要架設一個vlog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困難的應該是怎麼去拍攝創作出那麼多的影片內容。
要了解怎麼一步一步從頭建立一個vblog,可以參考:
Freevlog: Tutorial http://www.freevlog.org/

我也發現很多人用以下兩個網路服務放置他們的影片:
http://www.blip.tv/
http://www.archive.org/
以下是我嘗試使用blip.tv的一段小短片。
Sasha Cohen flies on ice.

溫哥華的回憶 (3) - 吃在溫哥華(亞洲美食的極致饗宴)

溫哥華的回憶(3) - 吃在溫哥華(亞洲美食的極致饗宴)

溫哥華最棒的回憶,就是吃吃吃吃吃。

沒有去過溫哥華以前,我 對加拿大會有什麼特別好吃的東西,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但是,從第一次到溫哥華開始,享受美食變成我每次都想去溫哥華的重要動機。有 一次,我實在很懶得去溫哥華,爸爸說,Xmas假期,從舊金山過來一下,我們去吃春秋火鍋。聽到"春秋火鍋",我馬上上網訂位,直奔溫哥華,要不然,我可 能一整年吃東西都會食不知味。

至於溫哥華的東西有多好吃,可以想像一下這樣的組合,溫哥華最新鮮的海鮮食材,加上亞洲移民到此的大廚們的手藝,還有舒適的餐廳及很棒的服務態度,讓亞洲美食在溫哥華發揚光大。

先列表數一數我吃過並且特別印象深刻的亞洲美食餐廳好了:

1. 春秋火鍋(Landmark Hot Pot House, Vancouver):
鴛 鴦鍋(我喜歡清湯與沙茶兩種鍋底),鮮嫩肥牛(先來個三大盤吧!),游水鮮蝦(擺在桌上還活蹦亂跳的新鮮度),象拔棒(絕世美味,Sashimi沾芥末 或是下鍋燙3秒鐘都棒透了),港式糯米飯、加上一杯冰冰的酸梅汁。我想,春秋火鍋大概是這世界上最好吃的火鍋了吧!吃過春秋火鍋,回到台灣,大概除了吃太 和殿的麻辣火鍋之外,根本就不會想吃別的火鍋了。常常在溫哥華短短十天的停留當中,我可以吃兩三次的春秋火鍋,我的朋友們都知道,春秋火鍋是我的最愛,因 此,一到溫哥華很多人都跟我約好到春秋火鍋吃晚餐。
這家餐廳讓我印象深刻的,除了最棒的火鍋食材外,就是這裡的服務生。很奇怪,從1994年到現 在,我認識的那幾個服務生好像都不會換工作似的,更絕得是他 們有一手絕活-直接用手把非常燙的鍋子直接拎走的功夫(難道不會燙傷嗎!?),每次都讓我非常吃驚。 這家餐廳永遠是高朋滿座,永遠是我溫哥華必定光臨的餐廳。

2. 新瑞華(Sun Sui Wah, Richmond)
紅燒乳鴿(新瑞華的招牌,又肥又大的乳鴿)、阿拉斯加帝王蟹(新鮮肉又多)、港式飲茶(老字號的港式點心)。我真的做夢都沒想到,紅燒乳鴿可以好吃到這種地步,絕 世 美 味!!!!!

3. 麒麟海鮮酒家(Kirin Seafood Restaurant, Richmond)
這裡中午的港式飲茶點心,是我們最喜歡去的港式飲茶餐廳。非常精緻又好吃。比較起來,舊金山灣區的港式飲茶餐廳通通可以關門了,台灣的港式飲茶更是沒一家可以吃的。

4. 佳寧娜潮州菜(位在Richmond)
最 有名的是佳寧那的凍蟹,好大的一隻凍蟹不到$10加幣,這是我吃過最最最棒的螃蟹料理,要我一次吃兩隻我都吃得下。門口那位身上別滿各式別針的老先生, 也讓人懷念。福州炒飯一級棒。不幸的是,上次去溫哥華時,這家店好像已經收掉了。再也吃不到那令人懷念的$10塊錢凍蟹了。

5. 敘香園
這家是溫哥華餐廳的後起之秀,據說就是我們台北仁愛路圓環旁的敘香園老闆來開的。港式飲茶水準已經凌駕新瑞華之上,好的沒有話說。其他點菜的餐點也非常精緻,他的菜色有台北敘香園的水準,用餐環境更是非常棒!

6. 龜井脂(Kamei Royale)日本料理(位於Burrard, Vancouver)
這家日本料理的Sashimi跟Sushi Boat真是棒極了!

7. 東京一番(Tokyo Ichiban, Richmond)
這 間店中午的Bento Box很好吃,以前我常中午來這裡吃lunch box。我很喜歡在溫哥華日本料理店吃Oyster,因為日本師傅比教會料理這種海鮮的東西,我覺得這裡的焗烤Oyter跟新鮮Oster是這裡的日本料 理店裡面的第一名,又肥又大的溫哥華Oyster讓我垂涎三尺。

8. 金邊小館(Phnom Pehh Restaurant),位於Broadway。
東南亞料理非常不錯。我第一次嘗試生牛肉沙拉就在這裡,真棒!

9. 新馬印(位於Richmond)
顧名思義,就是新加坡、馬來、印尼料理的餐廳,很好吃,用餐氣氛也不錯。

10. 越香牛肉粉(No.3/Save on Food, Richmond)
會 喜歡上越南最普通的飲食-牛肉粉(Pho),就是從這間店開始,吃過北美洲無數家牛肉粉餐廳,還是這裡的半生熟牛肉粉最好吃。又大碗、湯頭又棒!每次在要 前去 機場坐飛機離開溫哥華之前,都想來這裡簡單的吃一碗最美味的牛肉粉再走。據說,我弟弟以前在這唸書時,一個星期可以在這吃兩三頓,是這裡的VIP,真有點 誇張。 在台灣、還有在舊金山灣區吃過很多家越南牛肉粉,沒有一家比得上這家好吃的。溫哥華還有幾家特別好吃的牛肉粉,另一家在Main street上,我記得是一家位在2樓的餐廳,但我忘記名字了。奇怪,為什麼溫哥華的牛肉粉會特別好吃呢?

11. 少林麵莊(位在Broadway)
在溫哥華想吃碗麵的時候,就會來到這裡。有一次還在Food Channel - Rachael Ray的$40 a Day節目中看到她也來吃這家餐廳。

12. 其他台灣小吃
台灣料理在溫哥華算是少數。我個人喜歡Richmond的徐記小館,他的大魯麵是我的最愛,雪菜肉絲麵也不錯,料豐富到滿出來。
其他台灣料理,如置地廣場裡面的風尚餐廳,也有像是五更腸旺這些台灣常有的菜色。懷念台灣味時,可以去嘗試一下,不過味道都還不到台灣的水準。寫在這裡是因為這些台灣餐廳都有一個特色,就是年輕貌美的服務生姿色永遠比他們的菜色吸引人。

溫 哥華的亞洲美食,仍在不斷的推陳出新,每次去溫哥華,朋友總會介紹一些新的好吃的餐廳讓我去嘗試。這裡的美食餐廳價格比起美國跟台灣,算是相當合理、份 量也都很夠。我最痛恨那種好吃、但是端上來只有一小口的餐廳了。但是,這裡的餐廳服務好、價錢合理、乾淨衛生、最重要的-真是好好吃。在溫哥華享受亞洲美 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因此,每次到此一遊,體重就直線上升,心中的罪惡感永遠不敵口腹之慾的滿足感。還好,Vancouver這裡有個美麗的 Stanley Park可以去運動。希望很快可以寫到這世界上最美麗的都會公園Stanley Park

好啦,今天先寫到這裡,我得去吃個東西了。

Monday, August 15, 2005

初探vlog - video blog的網站

今天在周日版的San Francisco Chronicle(Aut.14, 2005)副刊裡,有一篇Venessa Hua執筆的文章Poetic, Political & Personal,談到有一群bloggers開始拍攝他們生活及社區的影像,並將內容放在自己的部落格中,內容涵蓋從個人生活紀實到表達個人政治觀點的小短片,這些blog可以特別稱之為Video Blog,這些人則叫做vlogger。

我將她文章裡提到的網址做個整理,大家可以上網看看Video Blog的表現方式。
The Revolution Will Be Televised" by Josh Wolf - 用video blog表現政治觀點的網站。
Echoplex Park" by SchlomoRabinowitz - 生活周遭的記錄
"Luxomedia" by Rene Amini - 有許多vlogger的討論會實況記錄
"Hole My Beer and Watch This" by Stephanie Bryant - 個人生活紀實

從這些人的vlog裡,可以看到另一個透過影像、寬頻與WWW的結合體。
舊金山灣區的Techie還真不少,尤其看到上面Luxomedia記 載的討論會內容,看到那些vlogger的廬山真面目,並且見到他們口若懸河的發表他們創作vlog的心得分享,真讓我感覺到,My gosh! Bay Area真是個Techie聚集的地區。而且,你發現了嗎?他們好像都是用Mac。為什麼?我覺得應該是iMovie簡單使用到連電腦門外漢都可以變成 一個影片編輯高手,很適合用來編輯vblog。

Saturday, August 13, 2005

溫哥華的回憶 (2) - Robson Street, Downtown

溫哥華的回憶 (2) - Robson Street, Downtown
到溫哥華的人,一定會到Robson Street。 在這裡,你可以體驗加拿大這個社會的多元文化。Robson Street大概是溫哥華最熱鬧的一條街,也是溫哥華少數有都市感覺的地方。

對久居溫哥華,從UBC畢業的弟弟來說,街上轉角的一家Pastel's Cafe似乎對他特別有意義。他喜歡坐在那裡喝咖啡,看看熙來攘往的人群。
對我這個溫哥華常客來說,我喜歡這條街上的Cactus Cafe,只是因為這裡的Cactus Cafe服務生特別親切漂亮。

在Starbucks 還不像台灣的7-11一樣多的時候,我們偶而會輪流在兩間隔個十字路口面對面的Starbucs Coffee坐坐,但現在,這兩家Starbucks好像變成只是我們借洗手間的地方。不過,兩家Starbucks Coffee面對面矗立著,一間古典,一間現代,好像也是蠻特別的一個溫哥華特色。

自從自許為溫哥華通的弟弟,帶我去一家在Robson街旁的小餐廳"Crepe Bretonne"吃過早餐後,我就對那裡的Crepe難以忘懷。常常想要一大早從Richmond開來downtown,只是為了想吃那裡各種口味的Crepe。

在Robson 街上,除了漫無目的的逛街之外,我每次都會到Virgin Record逛唱片行買CD,到Banana Republic隔壁的一家雜 誌專賣店買一堆的雜誌。晚上,逛街逛累了則會去位於Robson靠近北邊街底的Ezogiku Noodle Cafe來碗好吃的日本拉麵。走到隔壁有一條靠近Fairmont Hotel Vancouver的Georgia Street,在downtown上班的朋友常喜歡約在Geotgia街這裡的Kamei Royale日本料理用餐。在Kamei Royale對面的2F,有一家鐵板燒餐廳(以前叫做大根屋,已經改名),一星期中有幾天特別供應all-you-can-eat日式牛肉鐵板燒,雖然做法料理普通,但可以吃品質不錯的牛肉吃到飽,想到還是讓我食指大動。

Robson Street大概是除了Hollywood之外,大明星密度最高的一條街了,Hollywood影片很多 是在溫哥華拍攝的。大明星們到溫哥 華拍戲,似乎也都變得平易近人許多,在Robson附近一帶的餐廳裡,常常可以見到一些好萊塢巨星與你擦身而過。弟弟曾經遇到他的偶像Michael Jordan坐在他旁邊喝咖啡。有一次我們去一家在地下室的日本料理餐廳吃晚飯(聽說很有名,我忘了名字了),吃著吃著覺得隔壁一整桌人怎麼都那麼眼熟, 原來席間有Robert De NiroGwyneth Paltrow等等巨星。

對了,Robson Street上沒有好吃的中國菜,溫哥華的中餐是非常有名的,但不在Robson Street上,有一次有個日本朋友竟然跟我說,他覺得溫哥華最好吃的中國菜是Robson上的"漢記"!我聽到了差點笑得從椅子上跌下來。之後我帶這位 日本朋友去吃了真正好吃的中國菜之後,他才知道我當初為什麼會笑得這麼誇張。

Monday, August 08, 2005

線上唱片行的使用經驗談 (audio blog)

iTune Music Store自推出以來,已初步獲得成功,快意小棧站長Ping透過audioblogger與大家分享個人使用iTune Music Store(iTMS)的經驗。iTMS最棒的地方在於1.提供了強大的音樂搜詢功能 2. 歌曲價格與搜尋時間成本的優勢 3. 自由選擇與組合自己喜愛歌曲的全新賞樂體驗,這接都是實體唱片行所無法提供的音樂購買經驗.... .... ....


this is an audio post - click to play

謝謝大家的瀏覽 (Ping's voice)

Ping透過audioblog向各位朋友們在個人網誌上初次發聲,感謝大家的閱讀。

this is an audio post - click to play

延伸瀏覽 - 推薦 Danlon - Lunas Rotas 網誌

danlon - Lunas Rotas blog

這 位Danlon兄的網誌,是有一天我在網路上隨意瀏覽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的,讀了兩篇文章後,我就知道這位Danlon兄就是我認識的那位朋友。所以,不知 不覺就把他數年來的大作好好細細品味過一遍。說實話,認識他這麼久,還不知道他偷偷的寫下這麼多生活紀錄。原來Danlon除了人很感性之外,文筆也不 錯。所以我也沒讓他知道我發現他的大作,偷偷在這裡推薦他的文章,免得他知道好朋友發現他的網誌反倒不好意思起來。

認識這位朋友很久了, 記得大學時南下西子灣參加一個聚會,在party裡玩的最瘋的就是這位Danlon,多年來,不管在校園裡還是走出校園後,我覺得最難得的就是 Danlon永遠對週遭的人事物、還有對這個世界抱著一顆赤子之心。每次來到他的Lunas Rotas看看這些文章,就有一種讓我找回遺落在心底某處的熱情與理想的感覺。

看了Danlon的網誌,讓人回到那年輕懷有熱情的年代,回到那種做任何大小事,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為了對世界產生一點改變的理想性格,更回到那種有點瘋狂、有點狂妄、有點輕佻的浪漫。

Sunday, August 07, 2005

DeLaveaga Golf Course

DeLaveaga Golf
今天下午準備出門挑戰DeLaveaga Golf Course.
DeLaveaga Golf Course
401 Upper Park Road
Santa Cruz, CA 95065
Tel 831.423.7214

Directions:
http://www.delaveagagolf.com/directions.htm

Thursday, August 04, 2005

從日本版iTune Music Store上線看網路時代的新音樂欣賞模式



今 天日本版的iTune Music Store上線了。喜歡日文歌曲的人,只要安裝iTune軟體,就可以到日本的iTune music store試聽並購買歌曲。在羨慕日本消費者的同時,也不禁感嘆,台灣頭腦僵化、不懂得網路時代生意模式的唱片業者,何時才能跟上網路時代的消費腳步。

在 美國使用iTune Music Store(以下簡稱iTMS)之後,說實話,我以前最喜歡的休閒活動之一--逛唱片行就快被這個網路唱片行完全取代掉了。我個人在iTMS上面買了很多 很多的歌曲,那種可以試聽所有音樂、只買自己喜歡聽的音樂,自己組合成專輯,並將音樂欣賞更加個性化的新音樂欣賞模式,實在讓人喜愛。從銷售成績來看,無 疑的,iTMS在美國的已經用銷售實績證明了它的初步成功。接下來,Yahoo!已經跟進推出月費制的音樂下載,月費制對服務供應商來說,是個更有利可 圖、獲利性更好的商業模式,但是否為消費者普遍接受,有待一年後銷售成績的檢驗。

iTMS最美中不足的是,線上歌曲的銷售可能是受限於唱 片公司區域性經營及區域性著作權規範的影響,消費者無法跨區購買別國iTMS的歌曲,說實話,這是 個非常非常不合理的限制。在網路時代的尺度來看,這種美國區消費者不能買法國歌曲、不能買日本歌曲、不能買義大利歌曲的限制非常荒謬。今天我用盡辦法去嘗 試了一下,我的帳號是註冊在美國的,怎麼樣都沒辦法去買日本iTMS的日文歌曲。那種試聽了很多好聽的日文歌,卻沒辦法購買的感覺,實在非常的差勁。現在 在eBay上,實體貨物都可以跨國購買、跨國運送,竟然購買數位音樂,無法跨越國界,實在非常荒謬。可見,唱片業者的保護色彩實在太重,不只限制了自己在 網路時代應該扮演的積極性角色,更間接助長了非法音樂下載的盛行。

要如何破解iTMS的國界限制,我想到了一個方法。iTMS有提供購買 Prepaid Card或是Gift Certificate的功能,可以乘出國時,買一些當地的點數卡,然後在回國後使用當地的點數卡購買音樂。當然,全球網友也可以串連起來,大家購買到各 自國家的點數卡後,到eBay上販賣各國iTMS點數卡給其他國家的愛樂網友,來購買其他國家的音樂。Apple用各國信用卡發卡行來限制消費者購買行為 的做法,實在非常不智。

在世界地球村的時代,網路音樂平台提供者和各國唱片業者,實在不應該再固步自封。著作權的保護應該發揮"讓創作者的作品被更多人欣賞"的積極性推廣功能,而不是處處彰顯"限制創作作品被別人欣賞"的消極性保護功能。

話 說回來,雖然註冊美國帳號的我無法購買日文音樂,但iTMS日文版裡面也有許多可以讓人自由收聽的podcast。日文版iTMS裡有相當多製作非常專 業的podcast,值得網友細細品味。雖然我還沒辦法夠買日文歌曲,但透過iTMS的搜尋及試聽,也讓我享受到以前在新宿逛日本唱片行的感覺,只是現在 坐在家裡也可以透過先進的網路搜尋,輕鬆的找到自己喜愛的歌曲來試聽。期待在不久的將來,也可以在家裡很輕鬆的按下購買鍵,買下自己的各國音樂蒐藏。